html模版“灌縣”在成都老縣中算“小兄弟”初創都江堰的其實是古蜀人
原標題:“灌縣”在成都老縣中算“小兄弟” 初創都江堰的其實是古蜀人



文/鐘經治

老成都“上五縣”“溫郫崇新灌”中的“灌”,年齡稍長的成都人都知道是“灌縣”,也就是現在的都江堰市,灌縣在歷史上非常有名,電動看護床直到1988年才改稱為都江堰市。“灌縣”的名氣,來自都江堰和青城山。

灌縣前後有七八個名稱 都江堰在歷史上至電動床評價少有十種叫法

但無論是灌縣,還是都江堰,這兩個名稱在“溫郫崇新灌”中,都沒有“溫郫崇新”的歷史久遠,算是它們的“小兄弟”。然而都江堰(灌縣)地區人類文明的歷史卻電動護理床推薦很悠久。

這個區域在新石器時代是古老蜀族活動地區,與古蜀國的建立和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。公元前約2500—2300年,古蜀先民就已經開始在處於岷江流域芒城一帶活動,是最早發展古蜀文明的區域之一。秦惠文王滅蜀後,這個區域歸蜀郡管轄,政區設置也始於秦,稱湔氐道,是低於“縣”的建制。漢朝,湔氐道才升為縣。三國蜀漢時改稱湔縣,不久改為都安縣。此後,這裡先後使用過汶山、晏官、齊基、清城、盤龍、導江、青城等名稱作為縣名。

稱為“灌”,是唐代以後的事情瞭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於汶山縣舊址設鎮靜軍﹔前蜀武成元年(908年)改鎮靜軍為灌州﹔明洪武九年(1376年)降灌州為灌縣。1988年5月,經國務院批準,灌縣改為都江堰市。

在過去的古文獻中,都江堰在歷史上至少有以下10種名稱:離、離堆,始見於司馬遷《史記》﹔湔堰,始見於《華陽國志》﹔金堤,始見於左思《蜀都賦》《水經》﹔北江塴,見2006年都江堰河床出土《建安四年北江塴碑》﹔湔堋,始見於《水經》﹔都安堰、都安大堰,見於《水經》、任豫《益州記》﹔楗尾堰,始見於唐《元和郡縣志》﹔侍郎堰,始見於《新唐書》﹔都江堰,首見於《宋史·宗室(趙)不傳》﹔鄉安堰,見於雍正《四川通志》卷十三上《水利》。也就是說,作為“都江堰”這個名稱,是在宋代以後才有的。

都江堰初創者是古蜀人 但最終成就還是屬於秦人李冰

都江堰之所以當初不受重視,僅僅是個“道”級,主要是當時不屬於蜀地的發達地區,隻是個水利樞紐。但隨著蜀地的發展,都江堰的作用日益彰顯,地位也就日趨上升。今天,之所以有“天府之國”“溫郫崇新灌”“金溫江,銀郫縣”這類詞匯,就是因為有都江堰偉大水利工程的存在。

都江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、唯一留存、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。它不僅是中國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跡,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。

都江堰初創於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,後由秦國的蜀郡守李冰於公元前256年大規模改建。現在都江堰的歷史就是從李冰那時算起,距今已有2300年。

中國古代的靈渠、鄭國渠和世界文明古國羅馬的人工渠、以及古巴比倫王國的納爾-漢謨拉比渠等,它們有的早已荒廢,隻剩下遺址供人研究,有的功能衰退,虛有其名,但唯有都江堰在經歷瞭2300多年後,仍在發揮巨大的綜合效益。這是當今世界上時代久遠、功效巨大、唯一留存的古代水利工程。

都江堰含渠首工程和灌區兩大部分。都江堰能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,就是渠首位置選址科學,工程與地形條件配合巧妙,科學而系統。渠首工程選在成都平原頂端,海拔726米,為全灌區制高點,它接納瞭岷江上遊豐富而穩定的水資源。渠首工程由魚嘴分水堤、寶瓶口引水口、飛沙堰泄洪道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、人字堤等附屬工程組成。

都江堰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統一。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、東南低的地理條件,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、水脈、水勢,乘勢利導,無壩引水,自流灌溉,使堤防、分水、泄洪、排沙、控流相互依存,共為體系,保証瞭防洪、灌溉、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。

《華陽國志》對都江堰的評價很正確:“於是蜀沃野千裡,號為‘陸海’。旱則引水浸潤,雨則杜塞水門。故記曰:水旱從人,不知飢饉﹔時無荒年,天下謂之‘天府’也。”

2001年,聯合國正式將都江堰列入“世界文化遺產”目錄,成為全人類的文化財富。

都江堰建築材料和工藝“土得掉渣” 卻是最“洋盤”的世界奇跡

都江堰是世界奇跡,但同時老人電動床補助又是一個堪稱簡陋的工程。

從表面上看,都江堰樞紐在景觀方面並沒有多少獨特。如果沒有二王廟、伏龍觀、安瀾索橋這些景觀,都江堰樞紐工程本身,是比較枯燥乏味的。因為,傳統的都江堰樞紐工程,比起現代任何一項同級的工程,顯得是非常的粗糙……可以這樣說:都江堰是個土得掉渣的水利工程。

幾千年來,都江堰的修建和維修,靠的就是這樣幾樣材料:竹籠,榪槎,卵石……既沒有鋼筋水泥混凝土,甚至連大塊的條石都少見。

竹籠:自秦以降,都江堰一直以竹籠盛裝卵石結合木樁構築。元朝時吉當普首次引入鐵石結構,此後對都江堰主體結構的爭論在明清兩代一直不休,都江堰整修也一直在竹籠、鐵石兩者間反覆。直到近代,水泥、混凝土技術的引入徹底平息瞭雙方的爭論。

榪槎:用桿件紮制成支架,內壓重物的河工構件。又稱閉水三腳、木馬。在四川地區使用較多,明嘉靖時(16世紀前半期)已見於文字記載。單架榪槎是由三根長6~7m的木樁綁紮而成的三角支架。在施工處若幹架榪槎相連,每個榪槎架上置大卵石籠作為壓重,迎水面釘長木條,前鋪竹席,形成渾然一體彼此相聯的擋水平面,然後在擋水面自下而上層層拋入摻有卵石的粘土,成為一道不透水的截流堰。榪槎可用作水工建築物的施工圍堰,臨時調節水量的攔河堰等。此外,還可用於搶險堵口和護岸工程。榪槎的優點是易拆易建,木樁可重復使用,是一種造價低廉的臨時性工程結構。

這種就地取材,農閑歲修的方式,雖然土裡土氣,很平常,卻是與四川農村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非常吻合的,而且被實踐証明是非常成功的。

就是這麼一個從表面上看土得掉渣的工程,其實“洋盤”得很,因為它創造的竟然是世界奇跡!

灌縣還有座青城山

道教文化源遠流長

青城山歷史源遠流長,相傳軒轅黃帝時有寧封子,居青城山修道,曾向黃帝傳授禦風雲的“龍躋之術”,黃帝築壇拜其為“五嶽丈人”,故後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,並建觀(丈人觀)紀念。

西漢末年,被稱為“蜀中八仙”之一的陰長生入青城山修道。

真正奠定青城山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張陵。東漢順帝初年,張陵入今成都市大邑縣境內的鶴嗚山修道,創立五鬥米道,亦即天師道。鶴鳴山與青城山同屬古岷山山脈。漢安二年(143年),在寫畢二十四道書兩年後,張陵到達青城山,在此結茅傳道,創立瞭中國的本土宗教——道教,使青城山成為瞭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。

隋唐統治者對道教的扶持,使這一時期的青城山實乃“神仙都會之府”。隋唐時期道教興盛,青城山宮觀遍佈,高道輩出。天寶之亂後,中原不寧,唐玄宗、僖宗先後入蜀避難。唐僖宗命青城山修靈寶道場周天大醮,設醮位2400個。

唐末五代,道門的一些著名人物也都出入蜀中,如彭曉、陳摶等曾遊青城山,杜光庭、譚峭等皆終老於青城山。其中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長期隱居青城山白雲溪,整理和撰寫瞭大量道書。杜光庭來青城山,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。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“上清天”,比舊天師道理想的“太清境”更高。後人在白雲溪畔建“杜光庭讀書臺”,供人憑吊。

唐宋時期,青城武術在吸收外來武技的同時,與丹道、自然辟谷、易學、醫學交融互匯形成獨特完整體系,成為中國武林四大門派之一。

青城山現在是世界文化遺產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,國傢5A級旅遊景區,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,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,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。

今天都江堰市的宣傳語“拜水都江堰,問道青城山”,以此理解“灌縣”在歷史上為什麼有名,也是合適的。

DD2D91F9260D9276
arrow
arrow

    tfu451u8t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